最近不知是本業太閒?還是太多的有感需發?常常自問~我是不是成了酸民?沉淪了...呵呵...
出社會後,很幸運地得到不少貴人提點及拉拔,也接受到許多正面式教育及思維~您賦予一切人事物定義、您允許您生活週遭一切的結果、您應要面對問題,為結果負完全負責、不要一味發牢騷,您才能解決您的問題...惟不免還是有些悶想在腦中迴盪
台灣本應得天獨厚,享有繁榮的機會點,現在卻需左右逢迎,處處看臉色、抱大腿,犠牲自身利益,換取自認為的主權獨立,有尊嚴嗎?這樣自以為的獨立,有意義嗎?為了政治、為了立場,犠牲生存機會,值得嗎?短視領導者跟官僚式政策,台灣還需要競爭對手來撃敗嗎?
現在生存的痛苦指數不斷上升,而政客們自以為很聰明的『對症下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如是心理問題,看是對誰不爽,就弄垮誰,多麼簡單的見招拆招;美其名為一切依民意為依歸(人民聽了順耳),人民看到什麼,便處理什麼,這真的是大家要的嗎?
社會彌漫詭異氛圍,泛起酸葡萄政策,富人多課稅理所當然,惟立策應是秉公平公正,立法、修法乃係大事,不應草率,更非平息輿論順民意而勁風隨立,不是執政者想怎麼幹就怎麼幹,不是您席位多說改就改,說通過就通過,法上站的住腳,但情及理呢?法律是最低標準,這是正確的做法嗎?國乃大船,怎能隨性轉舵、朝夕令改,企業不會如此,更何論國家呢?所謂的前瞻性在那?長遠規劃在那?
持居住正義,發佈一連串打房政策,略收效果,房價不漲了,首都之惡如民所願的修正,但卻造成鄉漲了,怪哉!大家很清楚~“高價區段現在向下修正一成多數人也買不起,跌3成依然還是買不起,但一直漲,心理就是不平衡,所以希望跌”,現行房巿空到不能再空,結果成交量形成窒息期,房價真有如民意所願跌3成、5成嗎?難~如真是如此,台灣也垮了(原因如後述)
社會陷入酸葡萄效應裡,忽略經濟實際面,近年來房屋移轉每年都在數十萬棟,而台灣人房屋自有率高達9成(華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根深柢固),等於9成家庭有自己房子,房價下跌等於大多數人的資產在縮水,到底有什麼好高興的?政府拉高房屋持有稅,故地價稅、房屋稅都跳價式翻漲,的確有錢人課到更多稅,但平民百姓也通通難逃加稅,政府這大莊家稅收更多了,大家納稅更多了,苦的是誰?值得高興嗎?滿足了心理,傷了荷包,生存更辛苦了,不是嗎?
近五年來總累積的房屋移轉棟數達數百萬棟,這五年期間的平均貸款成數係7成到8.5成,甚至貸逾9成,試想~如果真如“所謂的民意所願”修正個3-5成(眾多民意應也有房貸吧),會有什麼現象呢?容末學跟大家分享~
- 成為『溺水屋』、『破產族』:這段期間所購得的數百萬戶家庭都成了『溺水屋』,貸款人當初的辛苦存下的自備款都因下跌而被吞蝕不見了~房子賣掉也不足以還欠款,辛苦工作數年積累一個家的夢想...破碎了,還欠下債務及信用破產,人生有希望嗎?想自殺嗎?如有一群為數不少的家庭是如此心態,社會不動盪嗎?這些人願意工作嗎?(辛苦工作大半輩子換得一個家,社會回饋給的是粉碎...)
- ※溺水屋:房子依巿價賣出後,除了自備款損失外,仍不足以償還所欠貸款。
- 類美國次貸造成的金融危機:當數百萬棟房貸者放棄繳納貸款,銀行造成呆帳,如再續跌,銀行將會侵蝕本金造成大規模虧損,嚴重時會造成週轉問題、銀行倒閉、存戶權利受損(銀行放款的錢就是存戶的資金),房價非理性崩盤波及不單是房貸戶,連存款人都連帶損失,屆時不只是金融危機,將延伸嚴重的社會問題。
- 步上『日本失落十年』的後塵:當社會動盪,充滿不安全感,對於資產的取得失去信心,唯有錢在身邊才有安全感,迫使人民不願意消費,企業生產的產品滯銷,便造成企業難以經營而倒閉,就業率降低、產業外移,造成百業蕭條,下一步便是失業率上升或薪資調降,人才外移,本土競爭力降低,惡性循環,人民口袋更沒錢,更消費不起,危機感更重,如此負面循環下去,結果可想而知...。
- 追求實在消費得起而非保護:消費不起或消費有壓力,源自於長期收入落後、停滯不前,而不是物價太高(現在是地球村時代,全世界的原物料都息息相連,有公盤價格,難以脫勾獨行),如您的所得是現在的2倍、3倍(這才是台灣應有的正常薪資狀態),還有這麼大的痛苦及壓力嗎?多麼顯而易見的道理,末學相信大家都懂,可惡的是媒體們及政客們不斷誤導民眾去注意那些物價太高,讓大家把無奈及怨念轉移到預設處~因大幅調薪應會與社會上層那些領導我們的少數『精英』利益衝突。
建築相關行業向來是經濟的火車頭及指標,各國經濟復甦程度多會參考開工率及建案銷售狀況,雖末學不認同房巿投資性上揚,末學也不想望屋興嘆,但短視的政策,見招拆招,只求速成無預期造成後果及配套備案的『硬措施』,尤如治病時只求治症不考慮後續對人的副作用傷害一般,令人無法苟同~
一下打著居住正義,施行打房政策;一下子打著體恤民情,施行水電凍漲、油價凍漲,試問~苟活是大家所希望的嗎?相信多數人應跟末學一樣不是要保護及同情,而是實實在在負擔得起、消費得起,尤其是生存基本需要的食、衣、住、行...,曾經齊坐的亞洲四小龍每個平均薪資都是台灣的2倍起跳,為什麼?他們有感受到台灣消費的壓力感嗎?相對小很多吧~台灣比較差嗎?顯然不是,裡面的黑文化及利益衝突才是主因。
『所得接軌』~才能解決根本問題,讓薪資水平跟國際間相同發展的國家接軌,而不是一昧的打壓薪資成長,造成優秀的人才出走,留下來的生存痛苦,只為圖利或保護特定對象之利益,用多數人的未來去買單,這是很卑劣的行為~末學相信台灣人很有智慧可以走出自己的路,不却戰更能面對挑戰,但請不要操弄...
看到許多年輕人陸續發起的許多學運,感受到有群不願意接受支配的力量在覺醒並衝撞體制,那是份台灣掙脫包袱、轉型之希望,惟現尚未有力量去突圍,但己見有人清淅知道該如何做,那些想法、理念應會得到許多共鳴及認同,漸漸會凝聚力量。祈得到力量同時,能永保這份初衷及信念,堅持實現,便是台灣之幸~
別陷入『人性誤區』-沒錢時,覺得有錢人讓如何如何做才是為富仁慈;沒權時,覺得有權人應該如何如何做才能無愧所託;但等到富足、有權時,卻變成自己當初唾棄的那種人,別辜負那些給您信任、給您支持、給您力量、給您財足的貴人,莫忘初衷、理想,成為有前瞻的政治家而不是骯髒政客,成為帶來幸福的企業家而不是血汗資方。
我們應該彼此拉拔、向上提升,讓彼此更有競爭力,更加興盛繁榮;而不是拉所有人一起向下沉淪,自己過得不好,也不要讓其他人過得舒服,我沒有,別人也別想要有,如果所有政策皆係沉淪式的,那國將如何強盛?
末學並不富有,但仍為生存不斷付出及努力;不去眼紅別人收入,因那是他曾日日夜夜、戰戰競競的艱苦付出;不要去妒忌別人的財富,因他為這份財富付出的代價可能是家庭、健康、自由;當仇視富貴人時,必將永遠貧賤~因為您不會成為您討厭的人,向成功者學習成功學才是善道,取其善捨其惡;記得之前聽威爾許辛格的『金錢藍圖』課程,金錢本身是清白的,端看擁有者及使用者如何支配,不應在金錢上加諸任何負面設定,否則將會遠離金錢財富;有信念、有理想、有抱負者,應需要更多力量(權),更多的財富(錢)才能去運作落實,所以更應擁抱權利及財富,相信那些工具在其手上可以得到善的運用,使更多人受益;如看不慣有錢、有勢的人一些作為,就讓自己成為有錢有勢的人並且去『端正那些行為』~社會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就算中樂透,也需要去買張彩券,不是嗎?所有的獲得,皆是有所付出,別人在工作時,也許您己回家休息;別人打拚時,也許您正在玩樂看電影打遊戲機;也許別人擔心公司營運危機、企業存亡之際,也許您正在計劃如何跳槽、拍拍屁股一走了之;也許別人正想著如何發出薪水時,您只思考我的薪水在那;也別人在擔心創業失敗一無所有時,您正在領著穩定收入;老闆即使賺了錢,也有危機感,今天有米,不表示一直有米,沒有賺錢,更是寢食不安,如虧了本的,那徹骨的焦慮,外人難以體驗?替人工作的,只要有本事,哪裡找不到一碗飯吃?吃得飽就繼續做,吃不飽,一走了之,炒老闆的魷魚。成功者固然令人稱羡,殊不知現實地殘酷撃碎了多少創業者們才能造就一個馬雲、一個郭台銘躍上舞台,您願意去賭不是『飛黃騰達』就是『一無所有甚至負債累累』嗎?還是寧可平凡穩定生活?責任不同,壓力不同,都是自己的選擇,所以結果不同,自是理所當然。
正面面對及學習才是正確途徑,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是阻礙自身成長的禍根,有種努力叫做『靠自己』!保持希望,因那是繼續堅持、努力、前進的動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