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看到Selina與張承中新聞,有所感觸~
現在的社會步調很快、想法也多元化、男女也很平等,資訊氾濫伴隨而來的是情感的干優及比較相形增加,要保持『原璞』實非易事。
現在,人與人的相戀,不難,一個對眼,感情便可以開始,交友管道更是五花八門,速成、速食戀愛更己不是新詞。
相處一時,不難!
惟,相處一世就成了一門學問及課業
既然是一門學問,便需與時精進隨時修正,需要有智慧及意願。
很多的婚姻走不下去,彼此意願是首要之件。是因為停留在過去彼此相處的平衡點,以為自己不會變,更以為對方不會變,但這是天真的想法,環境在變、社會在變、您週遭的人在變、對與錯的標準也在變、角色也在改變、從男女朋友變老公老婆、從為人子女到為人父母、生活重心在變、歷練及人情事故、應對進退也在改變,人的想法及觀念怎麼可能不變,人是會成長或稱為成熟,抑或再稱為悟徹,綜論之,人很難保持『原璞』,身心靈皆是,事有趨勢法理可依據,自然自有其規律變化。
感情的相處第一體認,要先認同~人是會變的。不是只有對方,連自己也會改變,比如,男女相處,在年輕相戀其間,也許男的犯錯,可能只是吵鬧幾句便隨之安撫;但隨著時光流逝,如男的犯同樣的錯,女的豈容如此容易打發,試問,是男的變了,還是女的變了?抑或是,角色變了?
觀察→保持溝通→建立共識→保持彼此修正→找出平衡點
溝通是一個週期,包含一方發出訊息,對方示意接收到,並由對方再發出訊息。
許多感情出了問題,也源於誤解溝通的意思。有的以為一直妥協便是溝通,有的覺得配合對方卻自覺委屈是溝通,有的一昩想改變對方是溝通;溝通是雙向的,溝通的目的是『建立共識』,共識即是彼此可以共同同意的事。
共識的建立有點類以談判,掌握在意的,放掉較不在意的,記得100%的贏不是贏,別去想全贏!也別過於苛求,留給彼此餘地!!
另外,溝通,勿陷入情緒化!溝通不是批鬥,不是論對錯,而是建立共識,解決問題!別因對方論述,就自覺委屈,在自述都我錯嗎?您就沒錯嗎?這於事無補,溝通,是在解決問題,不是論對錯!!
有人說的很好:相處就像跳探戈一樣,一個進,一個就要退,但如何進?如何退?便是靠溝通來建立共識,找出彼此都能接受的合宜尺度,這尺度無對錯之分,惟因人因事之別。
所以隨時保持心思去觀察"彼此",是彼此唷!因為有時,變的"不只"是對方,也可能是自己,聰明的情感經營,是"隨時"看看對方,再看看自己,"隨時"調整最好的平衡點;不要等到物換星移,人事己非才晃然大悟,發現全都變了,到時候只能選妥協或放棄!
保持溝通,不要放棄溝通,保持彼此修正的意願
『放棄』永遠是最容易的選擇!無風無浪的感情是很理想,找到一生都100%契合更是種"夢想"(只能在夢裡想~),您跟另一個自己(完全=您)相處,可能都無法達100%的契合,更何論他人呢?
有位老哥講的很好:人與人的相處都是有點委屈!只是這份委屈是要自私的讓對方全吞了,還是無私的讓自己全吞了,還是公平的一起分擔吞了,呵呵~這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共識及彼此繼續的意願~
保持溝通及保持修正的意願,最重要是相愛的心!如果連心都變了 那就什麼都不是了~
說來有趣,夫妻算親人嗎?可能是附停止條件的親人吧!因為法律賦予可以放棄的權利,夫妻成了合則來不合則散的"權利與義務"~現在社會氛圍:『情』與『愛』常被拿在天平上秤來秤,另一端常放著房、車、錢等物質,或是自我、原則、事業、家族等…,孰輕、孰重每人都有各自一把尺!但好像『情』與『愛』己失其『原璞』了,不是嗎?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