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不分家
金融及營建(不動產)靠政府,連銀行分行都在裁撤
◎台灣已邊緣化,無法參加各國的優惠協會,致台灣競爭力降低
◎政策面要看主政者的智慧
◎想像空間最可怕,可吹出大泡泡,也可血流成河,影響氛圍
◎多用全球資產配置角度來看
◎台灣的意識型態很要不得,寧可餓肚子也不要屈服讓經濟強盛
◎觀察氛圍
愈樂觀時,本益比可高
悲觀時,本益比要保守,抓低
◎習近平不敢對美國怎麼樣
但對付小小的台灣如翻掌之力
◎台灣被商人思維的川普利用當成對付中國的籌碼
用去激怒中國,以取得美國利益
川普是經濟導向,美國利益為主
光通電話,就讓大陸飛機繞台
二岸關係緊張,台灣將成為二強中的犠牲者
中國如封銷台灣,外資對台灣的投資將更為保守,影響台灣經濟成長的動力!
川普為美國利益拿台灣當籌碼,親美的葉先生還來台要求台灣主動向美國表達
要購買軍品武器,造成二岸對立,表達台灣是站在美國這邊,無疑將台灣推到
斷崖邊、放在火上烤,脆弱的台灣經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不動產購置要考慮經濟護城河
為刺激經濟,各國大幅降低利率,皆出現負利率現像,導致各國銀行經營難度大;加上金融風暴後各大經濟體狂印鈔票,實施貨幣寬鬆政策,造成市場通澎指數拉高,資金氾濫程度已達危險邊緣;各國政府無不伺機著墨如何讓氾濫的資金回流,而不影響到經濟成長的動能(資金及利率是直接影響企業投資意願,利率讓資金動用成本低,提高企業投資意願,更會逼出銀行存戶的錢,因為放在銀行沒利息可賺,讓人民會更積極去投資,可活絡金融股市甚至是消費市場,但過多的資金,將造成通澎,或到處襲擊各國原物料價格及股市)。調高利率成為回收資金的手段之一,當動用成本提高,公債利率也相對拉高,讓美國QE所印的資金,原本在全球間流竄,而必需要回流銀行,存戶也會再次存回銀行,如要投資便要有更大的誘因(即更高的投報率),所以市場普遍認為利率會升是趨勢,最好的調節時機,便是股市大好時,一片欣欣向榮,資金動能最大,這時調高利率,對市場影響最少,美股由金融風暴的6千多點,至今已到了1萬9千多點,已大漲了3倍,甚至超越『昔日最高點』1萬4千多點,現在仍持續創新高。這樣的氛圍最適合調高利率,利率是政府調控經濟的籌碼,但金融風暴後,各國的利率籌碼幾乎都放光了(都近乎零),已無籌碼可用,便要利用這次機會,再次將籌碼回收,所以這次升息,成了全球認同的趨勢(可預期的空不是空,可預期的多不是多,因為市場都已反應了)。但調高的速度及資金要回收的規模,成了危險的變數,利率升太快,資金收回太多,都會打壓到市場。
台灣是美國的跟隨者,一定會跟進美國的升息,現在利率約為1.8%~2%間,未來2年約會至2.5%,所以2.5%投報率成為一個共識的利率護城河,也成為買進不動產標的的參考指標。
台灣的不動產變數仍大,因為政經不分家,台灣政局不穩定,極易淪為二強的犠牲品,主政者的立場不明,川普上任後半年內及台灣獨派的強勢抬頭,無欵將造成二岸關係更為緊張,明年可預期二岸關係不會好,會影響台灣投資市場,資金不願進來而更加保守觀望,如賣方在此時,建議還是先賣先贏吧!別太堅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