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Q:一把紫砂壺想泡什麼茶就什麼茶,是可以混泡?!

正解:一把紫砂壺只能夠泡一類茶,同一把紫砂壺是不能夠混泡不同茶葉,不能夠今天用它泡紅茶,明天用它泡鐵觀音,後天用它泡綠茶…因為紫砂壺具有很~強的吸茶味之功能,如用不同茶味的茶葉泡,它吸的茶味就很雜了,將來這個壺泡什麼茶,其茶水的茶味就會不純正了。

Q:為快點養出紫砂壺包漿,就不擦洗紫砂壺讓茶垢在壺身上沉積下來!

正解:紫砂壺外部是應該擦洗乾淨,如果讓茶垢長期沉積在紫砂壺外部,當你擦拭時是會發現這個紫砂壺很亮了,但是這個亮不是真正的包漿,這個亮我們 叫它:「賊光」,賊光通過專業擦拭布是能夠擦掉,而真正的包漿是從壺裡往外滲透出來的光亮,而且是越擦它而越亮,是完全擦拭不掉的亮度。

 

紫砂壺包漿要靠養

養壺之術講究用好壺和養好壺,科學的方法是將沏好茶的壺,趁熱澆茶湯洗壺。任壺體表面吸收。由於紫砂壺體壁內有雙重氣孔結構。使壺透氣而不滲水,並容易吸收茶汁,去除新壺土味,留下濃郁茶香。壺的表面往往會積有茶跡,這就需用養壺毛筆或軟毛牙刷在壺表面經常刷洗。以保持清潔,這就稱之謂「茶湯養壺」。如此日擦、滌洗。壺的表面亞光逐起。愈用愈光亮,亦有人稱亞光為「包漿」(葆漿):這種亞光(包漿)用高溫高壓沖洗都沖刷不掉,甚顯高雅品位。愛壺者切忌「和尚光」,萬勿用油手、油布在壺身揩擦。《陽羨名陶錄》雲,「而愛護垢染舒袖摩挲、惟恐拭去日吾以寶其色爾,不知西子蒙不潔。堪充下陳」。一定要保持壺的潔凈,才能養好壺。養壺的方法很多。每天早展清洗茶壺茶具時,用壺中的茶渣在壺體周身潤擦一遍。這樣,一則可擦去壺身的茶垢結渣痕,二則經濕茶葉水磨一遍使壺體光潤亮澤。


還有人乾脆把壺放在茶中煮。還有人研製成功用來養壺的養壺機。這些雖有它另一方面的功效。但總覺不如日積月累的茶汁澆洗滌揩來得柔和絢麗。

宜興紫砂壺,經久用、久養的工夫培養,養成了渾圓脂潤,方敦厚重,珠璣隱現,肌體豐滿,亞光寶氣,似玉潔瑩,像是撩開了神秘的面紗,看到了完美肌理的真容,紫砂段泥壺,有人認為「段泥壺泡茶容易髒。愛者甚少」。用段泥壺泡宣興紅羨茶,養好的段泥壺,如銅質之色,似玉石之光,擊之有鏗鏘聲,胡玉胡金別有一番精神,樸質可愛。

 

四大切忌

一、淋壺。泡茶時將茶汁淋在壺上,認為這樣壺就能多吸收一些營養,且不擦不刷。久而久之,壺被一層茶垢包起來,壺表面變得膩黑而無美感。

二、乾擦。泡茶時趁壺身熱將茶汁淋在壺身上,等茶汁傾倒出後,用干毛巾來回擦拭。這種方式養的壺,變亮較快,但養成後,最怕人的手氣、水汽,一旦沾到了壺面,則養成的光澤容易褪去,導致壺面光澤不勻。

三、濕擦。壺身熱時用毛巾沾茶水擦拭壺身,不斷地推搓。這種方法就好像擦皮鞋,將茶汁一層一層擦在上面。養亮後,如果久置半年以上不用,光澤會逐漸褪去。

四、勤刷法。泡茶時淋茶水在壺上,趁壺熱吸收之際,用毛筆或小刷子,勤加刷洗,使茶汁均勻刷在壺上,好像是刷皮鞋,是一種假亮。

煮壺切忌亂投茶,因為一把壺最好只泡一種茶,所以「開壺」的時候,要選擇適合的茶葉。

「養壺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心和時間。」師傅說,精品紫砂壺需要上等的茶葉來養,如台灣高山凍頂的烏龍茶、福建安溪烏龍茶以及鐵觀音,還有紅茶。最好不要用花茶,因為花茶太香濃,而且最好用山泉水或者礦泉水沖泡。

泡茶的時候,先用熱水沖一下壺身,再往壺裡注水。然後要用棉布把壺身上的水漬擦拭乾凈,以免日久影響了壺的「品相」。要始終保持壺的清潔,尤其不能讓紫砂壺接觸油污,保證壺的結構通透。等不用的時候,要用清水把壺沖洗乾淨,晾乾擱置起來,等於給壺「放個假」,休息一下。

 

用過的紫砂壺應該如何保養

一把紫砂壺使用一段時間後或者因為紫砂壺太多用不過來,或者是改變泡茶的品種,必須要換一把茶壺來泡,這時候紫砂壺你會把它閒置在一邊,對於這些紫砂壺你應該如何去保養和保存它們呢?

1、使用過的紫砂壺一定要讓它完全陰乾,不能夠壺內有濕氣存在。看壺是否乾燥了:你可以放塊紙巾,蓋上蓋子,第二天打開壺蓋看看紙巾是否潮了?

2、此壺不能夠包裹起來或者放到盒子裡,否則壺內茶垢容易出現霉變。

3、應該放在通風透氣、避免陽光可長時間直射的地方。不能夠放在悶燥之處。最好家裡有一個專門放置壺的博古架或者是多寶格。

4、壺長期不用還需要在此壺裡放一把乾燥的茶葉,此茶葉一定是這個壺一直泡的這種茶。你不定期看看壺內茶葉是否出現了潮濕,如何發現潮濕了應馬上倒掉此茶葉,打開蓋子重新把壺徹底陰乾。

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壺內的茶垢出現霉變,我們都知道茶葉最容易吸潮吸味,空氣中總是存在或多或少的水汽,這些水汽會通過壺口、壺嘴進入紫砂壺的壺內,如果壺內有一把乾燥的茶葉,這些茶葉就第一時間吸收這些水汽,我們就可以保持此壺內的乾燥度了。

紫砂壺是一定要養的,就是不養,你也應該把新壺開一下壺,每天可以拿出來澆一次清水,開過壺的紫砂壺也會慢慢出包漿,只是速度慢很多,這些開了壺的紫砂壺就是放在博古架上的感覺與沒有開過壺的紫砂壺也是不一樣的。

 

紫砂壺保養的意義

有的壺家購壺後只知使用和賞玩,卻不大懂得「養」壺。事實上,一把壺燒成後,由於胎骨火氣重,紫砂間微孔結構松,壺性很脆,容易受熱脹冷縮的影響,只有通過「養」才能改變其「性格」。再好的紫砂壺都是需要養上幾年才能抬升價格。

宜興當地有職業養壺的,花上千元買把新壺,每天用上好的茶水浸泡,而後不停地把玩,一兩年後養出光澤,再以十多倍的價格賣出去,從中賺取利潤。這雖然只能算得上一種商業行為,但也從另一方面說明「養」對於紫砂壺的重要性。

如長時間不用時紫砂壺內會有味道,去除味道的方法就是在壺內注入開水後,當壺熱透再倒出注入冷水,反覆幾次就沒有味道了。因為紫砂泥本身具透氣性和收縮性,在具到冷熱時就會像人的毛孔一樣會收縮與張開。但如果你的壺不是真正的紫砂壺就不要用這種方法了,如果是普通的泥壺這樣會開裂的。

養壺是紫砂壺收藏的一項重要內容,把紫砂壺束之高閣、敬若神明,只藏壺而不養壺,並不是真正的紫砂收藏者。養壺的目的在於增強紫砂壺「蘊味育香」的功能,並能夠使紫砂壺的表面亞光(又叫「包漿」)漸起,愈用愈光亮,甚顯高雅品位。

例如黑紫砂壺,久養之後會呈瓦藍黑色,黑而不黑,澤潤生光;紅泥小壺,久養之後會紅若南國之紅豆;有書畫陶刻裝飾的舊壺,更具書卷之氣。另外,養壺還有鑑別作用,是不是紫砂古壺,或壺所用泥質的優劣,在養壺過程都能看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perhsk 的頭像
    superhsk

    中隱隱於巿

    superhs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