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先要明確辨認各個時期紫砂壺造型的特點,以及其演變發展的規律,歸納出同一時代作品的相似之處。

紫砂壺的形制:

1)明代的式樣較少,多為圓器或仿青銅器,造型多素雅少華麗。風格古穆典雅,優雅婉約,文人氣息重。

2)清代早中期的紫砂壺形制有著太平盛世的氣度,多少也受到宮廷、貴族的華麗氣息影響,形制大方,氣韻開朗,偶有求變者亦不失法度。

3)清中期因文人致力參與紫砂壺藝,壺風儒雅,線條自然,不誇張低俗,壺身常有書畫壺銘,展現文化藝術氣息。

4)清中期至清末的砂壺形制大量解放,裝飾手段多樣,有的奇巧立異,有的華而不實,有的大而不當,有的纖弱柔美,當然也不乏簡單樸素、充滿文人雅趣的佳作。

5)民國初期的砂壺形制除了繼承晚清遺緒外,也受到商業影響,趨向實用主義,有部分又受上海復古風潮影響,常見沿襲前人舊作的摹古之作。

 

◎觀察壼內的流孔

  除看清茶壺的外在形制,還應注意茶壺的內在結構。

通常明清時期茶壺裡的流孔都是單孔的,但特大壺或漢方等式就會有多孔或作金錢紋流孔。

  晚清至民初開始在中壺出現網孔,但小壺仍作單孔。

  在20世紀70年代又出現一種半球狀的"球孔",台灣稱"蜂巢""高爾夫球孔",這是適應日本市場,借鑑瓷壺的做法。

 

"形制"鑑賞,最重要的還是要多看,因為一把茶壺是由壺身、流嘴、提把、壺紐、圈足等組成的。

從明至今的茶壺千千萬萬,卻沒有兩把純手工製作的茶壺是一樣!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正因為這些茶壺部件都是立體線條的綜合組成,在同一時代氛圍下,社會環境會左右著陶人的造型觀念,例如文人、百姓、皇室、僑鄉、功夫茶區、日本市場、南洋市場、歐洲市場……凡此種種,都是影響因素。

 

另外,近代文獻較多,有些名手創作的茶壺形制也可作為有類似標準器功能的"標準時點",例如曼生壺中的"箬笠壺""瓢提壺""井欄壺"等的"標準時點"不會早於嘉慶;"魚化龍壺"相傳為邵大亨創製,所以此式也不會早於嘉慶;而同樣是"掇球壺",嘉慶道光時的邵大亨與清末民初的程壽珍所制的壺嘴、壺蓋大不相同,各有特色。簡單來說,若是大壺蓋的壽珍式"掇球壺"年代必為20世紀以後的製品;若是小壺蓋的大亨式"掇球壺"年代也不可能早於嘉慶。再如"潘壺"不會早於道光,因為此式是清代道光年間,官至兩廣鹽運使的潘仕成所定製之茗壺,對於鑑定紫砂藝術的真偽尤為重要。

 

「紫砂泥的特性決定了它沒辦法手拉成型,只能是打泥片。」手拉胚壺往往以全手工的面目示人,但這種壺的泥料其實是普通陶土加化工原料。

「在宜興, 手拉胚壺一個工人一天能做兩三百個,價格也就在10元到30元之間。」這種壺的壺內都留有一環環的線條痕跡,懂行的識別起來很簡單。

 

胎質。明代時期紫砂使用的泥料內含顆粒狀粗砂,給人的感覺比較粗糙,由於多 是墓葬出土物,胎體吸收了地下的水濕氣,使得壺體表面失光;明末清初泥料仍較粗糙,大多含有閃亮的雲母,胎壁也較厚實。

  清代泥料澄煉工藝總體有所提高,出現了紫砂細泥。清中期製作的壺胎骨堅緻,色澤溫潤,晚期泥質仍堅緻但色澤不如中期溫潤顯得乾枯。另外,從泥色上也有區別。

  明代的泥色多紫色、紅色,而清代的泥色則較多,除了以上兩種外,還多見一種在紫砂泥中夾有梨皮似小點的紫砂,稱為「梨花點」或「桂花沙」。民國以後, 紫砂的色彩多了起來,如墨綠、黑色等。而現代的紫砂器講究原料與顏色造型一致,如仿青銅器造型,就用仿古銅顏色的泥砂製作。

  紫砂壺由於經常把玩摩擦,久而 久之,就會有一層光亮面,俗稱「包漿」。這也是我們鑑別工作當中鑑別時代遠近的一種輔助手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perhs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